三门峡肿瘤

富贵大肠癌得靠粗粮防

2022-04-19 03:17:49 来源: 三门峡肿瘤 咨询医生

“富贵”大肠癌 得靠“粗”粮防 [标签:url] [标签:科室] 摘要:爆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突然更换主治医师,而该医师主要负责诊治癌症初期患者。此前,安倍便被诊断出患有溃疡性结肠炎,有30年病史,此番换医生让外界猜测,他的病情是否恶化。 大肠癌病例近年激增 据介绍,欧美国家的大肠癌的发病率一直比亚洲高,但近几十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在亚洲连年增长,一线大城市甚至与欧美持平。据2013年广州市疾控中心发布的广州 疾病谱显示,每10万广州人就有7人 大肠癌。除环境因素外,饮食习惯、生活方式的“西化”也是致癌因素。 “不少人吃得越来越精细,反倒让结直肠出了问题。”兰平表示,大肠癌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富贵病,有研究发现,高脂肪食谱和食物纤维不足是主要发病原因:高脂肪饮食特别是含饱和脂肪酸的饮食,可促进胆 代谢物及次级胆酸的生成,产生致癌作用;食物纤维不足或增加致癌物质和大肠粘膜接触的机会。 早发现,5年生存率达九成 兰平表示,目前Ⅰ期肠癌5年生存率已达90%~95%。对普通人来说,只需40岁后每年查次大便,做粪便潜血试验,每5~10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,就能保证在第一时间发现大肠癌。对有大肠癌高危因素者,每年做结肠镜检查则必不可少。 专家提醒,有六类人是大肠癌高发患者:4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如便血、黏液便及腹痛者;有大肠癌病史者;有大肠癌癌前病变者,如大肠腺瘤、溃疡性结肠炎、克隆氏病、血吸虫病患者;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;有大肠息肉家族史的直系亲属;有盆腔放疗史者。 大肠癌症状 大肠癌早期病变限于黏膜,或无症状或仅有排便习惯改变。但中晚期有下列症状: 腹胀、腹痛 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,多为隐痛或胀痛,还有渐渐加重的趋势。 便血 因病变距 较近,血色多呈鲜红色或暗红色,且往往是血便分离。 贫血 当长期慢性失血,超过机体造血的代偿功能时,病人即可出现贫血这种大肠癌的早期症状。 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 直肠癌患者大便次数增多,但每次排便不多,甚至根本没有粪便,只是排出一些黏液、血液,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。 改变饮食习惯,远离大肠癌 合理安排每日饮食。多吃新鲜水果、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,适当增加主食中粗粮、杂粮的比例,不宜过细过精 改变以肉类及高蛋白食物为主食的习惯 3.少吃高脂肪性食物,特别要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(实习编辑:庄智伟)
TAG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