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门峡肿瘤

肝癌检测5大类标志物你了解吗

2022-04-19 17:28:42 来源: 三门峡肿瘤 咨询医生

肝癌检测5大类 标志物 你了解吗? [标签:url] [标签:科室] 摘要: 标志物对HCC的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特别是对于早期无症状的微灶 ,影像学无法发现时, 标志物的异常起着重要的参考价值。 5大类 标志物整理,来,吃下这波干货! 肝细胞癌(HCC)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 之一,在世界范围内占所有癌症发病率的第5位,且发病率仍在逐年上升,死亡率居第3位。 标志物的实验室检测对于HCC的早期监测、治疗监督和预后判断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。 1.蛋白类 标志物 AFP AFP是目前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HCC 标志物,诊断HCC的敏感度为39%~65%,特异度为76%~94%。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不令人十分满意,尤其在具有小肿块的HCC早期阶段,80%的患者血清AFP并未见明显升高,在肿块直径<3cm和>3cm的HCC患者中,AFP的检测敏感度分别为25%和52%。 高尔基体蛋白73(GP73) GP73在正常人的肝细胞中表达量极低或者不表达,而在HCC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,尽管肝炎和脂肪肝也可导致GP73水平升高,但其升高程度远远低于HCC患者。研究显示在低水平AFP小肝癌患者中,GP73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.0%和94.0%。故GP73是一个较好的小肝癌的辅助诊断标志物。 甲胎蛋白异质体3(AFP-L3) AFP-L3是AFP异质体的一种,常用AFP-L3与AFP的百分比作为HCC早期诊断的标志物。AFP-L3为肝癌细胞特有,AFP-L3在肝癌恶性程度评估、治 果和预后判定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,尤其对低水平AFP肝癌或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意义较大。 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(GPC-3) GPC-3是一种细胞膜表面的 乙酰肝素糖蛋白,在正常人肝脏中并不表达,在HCC患者中明显高于良性肝脏疾病患者,因此其有助于HCC的早期诊断和良恶性肝 的鉴别诊断。目前,GPC-3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6%~65%、65%~100%,且在小肝癌的检测方面敏感度优于AFP。 热激蛋白27(HSP27) 研究表明HSP27的表达可通过线粒体死亡胱天蛋白酶依赖的途径从而诱导 细胞凋亡作用,特别是在HCC细胞中。因而HSP27对诊断HCC具有潜在价值。 骨桥蛋白(OPN) OPN是一种分泌型钙结合磷酸化糖蛋白,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细胞中,尤其是恶性转化的上皮细胞,HCC患者血清OPN水平明显高于良性慢性肝病患者,用于诊断HCC的特异度为26%,敏感度为92.5%。OPN与HCC大小、临床分期、有无肝内外转移及癌栓等密切相关,其对于HCC的预后判断及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也有重要意义。 血清铁蛋白(SF) SF主要在肝脏合成,以维持体内铁的供应和血红蛋白的相对稳定。目前认为SF的测定可以作为HCC辅助诊断及 监控和预后判断的手段之一,特别是对于AFP阴性的患者尤有意义,但其特异度较低。 CD166 CD166是免疫群蛋白超级家族的细胞表面构件,其表达被视为有价值 指标,与HCC疾病进展情况、疾病预后有一定联系。CD166是一种精确的血清标志物,用于肝癌的诊断和复发监测,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于AFP。 2.细胞因子类 转化生长因子β1(TGFβ1) 研究发现HCC患者血清TGFβ1和TGFβ1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肝脏良性疾病对照组。但由于TGFβ1在肝外 、伤口愈合、血管再生和纤维化中均会升高,从而导致其特异度降低。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(IGF-Ⅱ) 血液中的IGF-Ⅱ主要由肝脏合成。研究表明IGF-Ⅱ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。HCC患者血清中IGF-Ⅱ明显升高,其对HCC有一定的辅助诊断、预后判断价值。 肝细胞生长因子(HGF) HGF的检测对HCC早期诊断、 观察及预后判断均有一定意义。但是,除了HCC之外,其他疾病也可表现为HGF水平的升高,包括食管鳞癌、淋巴瘤、冠脉综合征、主动脉夹层、肺血栓栓塞、脑梗死及败血症等。因此,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讨炎性改变和恶性 二者与HGF浓度升高程度的相关性。 特异性生长因子(TSGF) TSGF是一种在 生长时由 细胞及周边血管产生的物质。TSGF可用于早期HCC诊断,且在监测 、转移及复发中也有一定应用价值。有研究报道TSGF用于HCC检测的敏感度为82.4%,特异度为75.3%,其与AFP、α-L-岩藻糖苷酶(AFU)和IL-8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可达100%。 3.酶类标志物 异常凝血酶原(DCP) DCP是一种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异常凝血酶原蛋白,在恶性 细胞中由于凝血酶原前体翻译后羧基化缺陷而产生。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可达86%和93%,明显优于AFP和AFP-L3,被日本、韩国及印度批准作为HCC的有效标志物,尤其是判断肝内转移和预后。 α-L-岩藻糖苷酶(AFU) 有研究报道AFU用于诊断HCC的敏感度为72.4%,特异度为63.8%。但AFU在糖尿病、胰腺炎、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时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。因此,AFU对HCC的早期诊断特异度不高,需与其他 标志物联合检测才能有效对HCC进行准确检测。 血清GGT 有临床资料表明GGT是诊断HCC的敏感指标之一,对HCC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意义;GGT升高幅度与癌组织大小及范围有关,动态观察可监测 、判断预后。 基质金属蛋白酶(MMP) 有研究发现HCC患者血清MMP1水平明显升高,MMP是 发展微环境中改变的主要介质,可以作为早期诊断HCC的生物学标志物。MMP1从肝硬化患者中区分出HCC患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AFP和OPN高,MMP1能准确辨别AFP水平低于20ng/ml的HCC。 4.抗体和抗原类 鳞状细胞癌抗原(SCCA) SCCA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的一员,在HCC患者组织和血清中SCCA过度表达。研究发现血清SCCA诊断HCC的敏感度为18%~84%,特异度为27%~73%,而血清SCCA-IgM可能是诊断HCC更加有希望的生物标志物。 其他 常用于HCC诊断的抗原还有CEA、CA19-9、CA12-5、CA50、CA15-3等,但检测单个抗原对HCC诊断的特异度较低,多个抗原抗体的组合检测可能会提高HCC的诊断效率。 5.循环基因和细胞类标志物 microRNAs 循环标志物由于便于获取而成为HCC预后判断的首选标志物。HCC患者的外周血循环遗传标志物如AFPmRNA、TGFβ1mRNA和IGF-ⅡmRNA等用于监测远端转移或HCC术后复发。 循环 细胞(CTC) CTC已作为预测 复发和转移有前途的候选标志物。有研究表明上皮细胞黏附分子阳性CTC可作为肝癌术后的预后指标,但它们的临床有效性依然需要验证。 人宫颈癌基因(HCCR) HCCR主要在肝癌细胞的质膜和胞浆中表达,正常组织为阴性;在从肝硬化到HCC的疾病进程中,HCCR作为诊断标志物优于AFP,尤其是诊断早期HCC及小肝癌患者。此外,有研究显示HCCR的过量表达与HCC的早期发生关系密切,并且与HCC的侵袭和转移有一定的关系,HCCR在低分化肝癌细胞中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肝癌细胞。 AFP-mRNA AFP-mRNA源于脱落入血的HCC细胞,可在HCC患者外周血清中检测到,可作为HCC的血清 标志物。AFP-mRNA可用于HCC早期转移的诊断,且其特异性极高,可有效排除假阳性患者。 P53 P53是一个重要的抗癌基因,其与细胞周期的调控、修复、细胞分化、细胞凋亡等生物学功能有关,功能异常可导致细胞生长异常。HCC患者最常见为P53突变,P53通过影响beta-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对EMT的调控作用,降低P53表达能够促进betacatenin的细胞核内积累及转录活性,抑制beta-catenin信号通路可减弱P53降低所促进的肝癌细胞EMT、细胞迁移和 转移,其P53突变预示较差的预后。 SALL4 SALL4在HCC细胞的阳性率为81.67%,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25%,此外SALL4高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低于SALL4低表达者。因而SALL4与HCC有着密切的临床联系,对判断患者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。 肝肠-钙粘连蛋白(CDH17) CDH17是钙黏蛋白超家族的新成员,在正常组织中,CDH17的表达局限于小肠和结肠的上皮细胞;其参与细胞间识别、粘附过程,在组织发育维持形态有不可替代的功能。CDH17是诊断消化系统腺癌的有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。 标志物对HCC的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特别是对于早期无症状的微灶 ,影像学无法发现时, 标志物的异常起着重要的参考价值。 虽然AFP仍然应用非常广泛,但是更多的时候是通过与其他 标志物联合使用。通过联合检测 标志物能在早期,甚至在更早期进行诊断肝癌,从而进行更早的干预,这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、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。 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已经成为临床工作中的趋势,但是在不同地区、不同医院,联合检测的项目仍然不同,到底哪一种联合检测既能兼顾患者的经济利益,又能提高诊断效果,目前仍然没有统一结论。
TAG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