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期睡眠紊乱与肝癌的关系
2022-04-19 19:25:25 来源: 三门峡肿瘤 咨询医生
长期睡眠紊乱与肝癌的关系
[标签:url]
[标签:科室]
摘要:肥胖是肝细胞性肝癌的一项主要危险因素,肝细胞性肝癌是肝癌最常见的类型。肝脏过多的脂肪会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(NAFLD),这在肥胖人群中发生率很高。已经有这样的推测,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21世纪肝细胞性肝癌的主要原因。
睡眠紊乱与肝癌
我们大脑的生物钟调节全身组织器官的昼夜节律。这对睡眠以及正常的代谢功能很重要。轮班工作会破坏正常生理功能已经是明确的了。例如,今年早些时候MedicalNewsToday报导的另一项研究,在老鼠中模拟轮班工作,发现其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的增加有关。
如今,学者们发现睡眠中断与肝癌发病上升相关。
美国癌症协会报导每年全世界有700000人被诊断为肝癌。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得肝癌。在美国,专家估计每年有超过18000的男性和将近9000的女性死于肝癌。
肥胖是肝细胞性肝癌的一项主要危险因素,肝细胞性肝癌是肝癌最常见的类型。肝脏过多的脂肪会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(NAFLD),这在肥胖人群中发生率很高。已经有这样的推测,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21世纪肝细胞性肝癌的主要原因。
时差紊乱的老鼠 肝癌,肝细胞性肝癌
为了模拟长期睡眠紊乱的效应,或者说是“社会时差”,老鼠被暴露于光暗错乱的循环之中长达2年,导致了其正常睡眠周期的长时间紊乱。
雄性和雌性老鼠在78周的时候都会得肝细胞性肝癌,而人群中,男性比例远高于女性。老鼠的78周类似于人类的67-72岁,而这也正是自发性肝癌最常被检出的年龄段。老鼠年龄到90周时,96%的时差紊乱老鼠有非酒精性脂肪肝,其中近9%在这一年龄得了肝细胞肝癌。在时差紊乱老鼠中,正常的肝功能都被严重破坏。非酒精性脂肪肝,重度炎症和肝纤维化都是肝细胞性肝癌的癌前病变。
啮齿动物的基因表达模式与人类肝癌的类似
当研究人员专注于时差紊乱老鼠的基因表达研究时发现,其中的一个基因表达模式与人类肝细胞性肝癌类似。这表明尽管缺乏经典癌症基因的突变,长期时差紊乱也会直接影响基因表达,包括参与昼夜节律调节的基因(Bmal1,Clock,Per1,Per2和Nr1d1)。对正常肝脏功能至关重要的胆 和胆汁酸通路,也被打乱了。参与识别有毒化合物的核受体CAR,被持续激活,而胆汁酸受体FXR,则是被抑制的。这种模式与人类肝细胞性肝癌是类似的。
研究团队得出结论,由正常肝功能被破坏引起的肝细胞性肝癌,可以通过以这些受体为目标的药物来治疗。“该研究使我们把许多已经有的成果结合到一起从而得出新的结论。我想大多数人听到长期时差紊乱足以引起肝癌会非常惊讶。”
TAG:
相关阅读
- 2022-04-27乳腺癌外科药理学简史
- 2022-04-19阻断代谢饿死肝癌细胞
- 2022-04-19阻断从肝炎向肝癌的扩散之路
- 2022-04-19阳多年未检查腹痛后发现已成肝癌
- 2022-04-19防范全民杀手肝癌
- 2022-04-19防肿瘤饮食调理是关键苦瓜是防肝癌良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