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门峡肿瘤

孩子患上肝癌的凶手是谁呢

2022-04-19 09:55:21 来源: 三门峡肿瘤 咨询医生

孩子患上肝癌的“凶手”是谁呢? [标签:url] [标签:科室] 摘要:以前说起患肝癌晚期,往往是中老年人居多,但是最近的报道,发病年龄却一个比一个小。就连11岁的**也不能幸免,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 一般人们都认为,癌症只有大人们才会患上的,其实不然,孩子也是会患上癌症的。那么孩子患上癌症的“凶手”是谁呢? 以前说起患肝癌晚期,往往是中老年人居多,但是最近的报道,发病年龄却一个比一个小。就连11岁的**也不能幸免,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 肝癌频发各年龄段不可幸免 11岁**轩轩(化名)来自四川,两周前肚子痛得大哭,被住在重庆的叔叔送到医院消化科,经检查被诊断为肝癌晚期。 近日,很少进医院的24岁的黄倩总感觉右腹疼痛难忍,还伴随着恶心、呕吐,去医院检查,为肝癌晚期。“我完全不能相信自己患上了晚期肝癌。”黄倩的眼角流出泪来。 大学毕业进入金融行业的她,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,在事业上小有成就手下管理着十几位员工,熬夜加班对于她来说是常事,有时一忙起来吃饭时间也没个准。但她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作习有问题,即使患有“ 阳”,她认为健康是40岁以后考虑的事。 患病由来竟与父母有关 医生询问得知,轩轩的母亲有多年乙肝病史,轩轩却从来没做过乙肝病毒阻断。“可能是母婴传播,导致娃娃患上乙肝,没及时治疗成了肝癌。”医生惋惜地说。此时,轩轩的肝癌已是晚期,还扩散到其他脏器。 黄倩的母亲本身是乙肝病毒携带者,病毒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到黄倩体内,因此,黄倩从生下来便是“ 阳”。由于长期从事金融职业,快节奏的生活,工作压力常常让她睡眠不足,而过度疲劳和饮食不规律等外因会导致体内激素代谢失调,神经系统功能紊乱,免疫力下降,在这些内外因的共同影响都可能诱发肝癌。 发病隐匿预防应定期体检 肝病发病一般较为隐匿,绝大部分患者是出现腹胀、疼痛时才会来就诊,而这个时候,70%以上的患者都到了中晚期,错过最佳治疗时期。预防肝癌最有效的方法是定时体检,尤其是患肝癌的高危人群,如:有肝癌家族史、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容易患肝癌外,有慢性肝病基础的人群,都应该坚持半年做一次相关检查,包括肝脏彩超、血清甲胎蛋白(AFP)的检测等。 切断源头让孩子远离乙肝 怀孕前,应做常规的孕前体检。检查发现携带有乙肝病毒的,还应做一个肝功能检查,如果肝功能正常,病毒没有复制,可考虑怀孕,产检项目和频率和一般孕妇一样,并采取病毒阻断的相应措施。如果肝功能轻度异常,需两周检查一次;如果肝功能中度异常,则需每周随访;肝功能重度异常,需住院随时观察。必要时进行保肝护肝的治疗,待肝功能正常,病毒没有复制后,再考虑怀孕。 怀孕中,应做好防止病毒在母婴间传播的阻断措施。携带有乙肝病毒的孕妇应从怀孕7个月起,每月打1支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。如果是临近生产的孕妇发现携带乙肝病毒,在发现时可立即打1支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,以有效阻断母婴间的传播。 新生儿出生后,24小时内立即给其打1支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,在1~2周后打第一支乙肝疫苗,一个月的时候接种第二针,六个月的时候接种第三针,这样做可以起到阻断作用。 乙肝患者是否需要分餐 1.夫妻一方是乙肝的,不是的一方如果打了乙肝疫苗已经产生抗体了就没必要分餐。 2.夫妻双方已经结婚若干年之后发现一方有乙肝,也没必要分餐。如果三种抗体产生任何一种都不需要打疫苗,你所接触乙肝病毒的量要比乙肝疫苗中HbsAg蛋白含量高出很多倍,如果你仅产生E抗体、核心抗体没有产生表面抗体,再打疫苗也不会产生表面抗体。 3.对于家里有孩子的,一定要给孩子打乙肝疫苗,乙肝疫苗是比较好的防护措施。打乙肝疫苗后,孩子没有产生乙肝抗体之前建议还是要跟孩子进行分餐的。 十类人最易患肝癌 1、有肝癌家族史的人 一方面许多损害肝脏的遗传性疾病,如色素沉着病、糖原贮积症等都会发展为肝硬化,肝癌的发生率也很高;另一方面,大家认为肝癌的家族性聚集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聚集所造成。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肝癌会遗传。 2、肝炎后肝硬化病人 50%以上的肝硬化病人发生癌变,而且多是病情反复、肝脏功能改善不良、经常出现腹水等合并症的患者。 3、活在肝癌高发区的人 中国的肝癌高发区主要在东南沿海,如广西的扶绥、隆安,福建的厦门、同安,江苏的启东、海门,上海的崇明、南汇等,这些地区平均每10万人中至少有30人死于肝癌。另外,肝癌发病率,沿海高于内地,东南、东北高于西南、西北地区。 4、长期酗酒 长期酗酒,可明显损伤肝细胞以及导致营养不良,肝脏易发生肝硬化,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可发展成肝癌。当然,除了上述饮食因素外,乙型肝炎、肝脏内的寄生虫病(如华支睾吸虫)、遗传易感性也与肝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。这里要指出的是,当上述两种因素起作用时,肝癌更易发生,如乙型肝炎与黄曲霉素的暴露则发病会更快。 酒精中毒还可致酒精性脂肪肝、酒精性肝炎、酒精性肝硬化。在酒精性肝炎或肝硬变时,枯否氏细胞减少,可增加肝细胞癌变的发生。 5、生活条件艰苦的人群 肝癌的发生有个职业特点,农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。有人说,在中国肝癌和胃癌是穷出来的病,经济条件差的人易患“肝癌”,有一定的道理。 6、基因突变 环境中的突变原和病毒作用激发肝细胞分裂反应途径的活化,引起细胞的点突变和基因易位,是加速癌细胞增殖的可能因素。 7、饮水不健康 水是维持人类有机体正常生存的重要物质。水本身当然不会引起 ,但流行病学调查却证明,饮水污染的程度与肝癌发病率呈正相关。无疑提示水源中存在有致癌物质,还可能是多种致癌物质的共同作用,譬如腐植酸、蓝绿藻毒素等。 8、食用受黄曲霉菌污染的食物 30多年前,英国有一农场以黄曲霉菌致霉变的花生饼粕喂饲火鸡,致使10万只幼雏很快死亡。而流行病学研究证明,我国肝癌的地域分布与黄曲霉污染分布基本相一致。在那些粮油、食品受黄曲霉素B1污染严重的地区,肝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也较高。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致癌物,适合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。如果人类在夏天长期食用了一些发霉谷物的话,就会染上黄曲霉毒素,肝癌就会出现。 9、摄入过多亚硝胺类化合物 从肝癌高发区南非居民的食物中已分离出二甲基亚硝胺。此类化合物也可引起其它处 如食管癌。所以也将亚硝胺类化合物归为肝癌的病因之一。 10、摄入过少微量元素 目前在微量元素与肝癌关系的研究发现,肝癌死亡率与环境中硒含量呈负相关,与居民血硒水平呈负相关,动物试验表明硒能阻断黄曲霉毒素诱发大鼠和鸭子发生肝癌。 别走开 预防肝癌“四吃” 1、吃胡萝卜柑橘 蔬菜和水果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是由其中的维生素、矿物质、纤维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。绿叶蔬菜、胡萝卜、土豆和柑橘类水果的预防作用最强。董菁博士建议,每天应吃五种或五种以上的蔬菜水果,包括早晨喝一杯果汁,上、下午各吃一片水果,正餐时再吃两份以上蔬菜,这样一天总摄入量约400-800克,可使你患肝癌的危险性降低20%。 2、喝铁观音 闽南人爱喝茶,董博士说,这对防肝癌很有益,尤以闽南一带常见的铁观音为最佳,雨前龙井也不错。 3、吃奶制品 医学研究证明,在控制喝酒的情况下,如果每天食用奶制品,包括牛奶及酸奶等,患上肝癌的几率将减少78%。目前小孩已经养成了食用奶制品的习惯,但成年人中食用奶制品的还为数不多,不妨加以改进。 4、多吃“三笋” 三笋,即竹笋、莴笋和芦笋。专家提示日常多吃这三种食物,可降低肝癌的发生率,而且还美味可口。 在孩子小的时候,我们会发现,很多的大人喜欢咀嚼食物给孩子吃,其实这样的做法会给孩子带来一些疾病,咀嚼的食物里面含有很多的细菌,这也是孩子患病的一大原因!希望上述的案例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!
TAG: